电泳中的名词解释及影响因素
1. 电泳迁移率
质点在电场中迁移速度Ve主要取决于质点所带电荷量和电场强度,除此之外质点的形状和介质的粘度也有影响。质点呈圆球状时,迁移速度
(1)

式中
Ve-迁移速度;
Q-质点所带电荷量;
E-电场强度;
r-质点半径;
η-介质粘度。
在恒定条件下,物质的电泳移动速度是一个常数。若电场强度E 为1 单位(即每cm 电位降为1V)时,此速度即为电泳迁移率μe
(2)

d 为t 时间内移动距离;t 以s 表示;
所以电泳迁移率(淌度)μe的单位为cm / ( S ? V)。
2. 电渗
3. 离子强度
(3)

式中C-离子的摩尔浓度;
Z-离子的价数,不解离物质(如巴比妥酸)不计。
离子强度愈大则电导率愈大,发热较多,电泳迁移率减小。离子强度愈小则电导率下降,使电泳区带扩散。
4. 产热和散热
电泳时因电流通过而产生的焦尔热,使电泳系统温度不均匀地上升引起溶液对流,扰乱已分离的区带,或导致严重蒸发使区带变形,蒸发可导致离子强度增高,进一步减低电泳迁移率。发热严重而冷却不佳的电泳系统,有时甚至因过度发热而使蛋白质变性凝固。
散去电泳时生成的热是电泳发展的关键步骤。